< lang="en"> 如何看待政治正确

如何看待政治正确

政治正确是在近代思想及政策研究中的专业名词,广义指在言论、行为上,不顾客观事实,迎合主流价值观、道德和舆论导向。也可以指那些无视事实,站在道德制高点上全力支持主流价值观的人。

在西方价值观中的政治正确,是指在政治立场上违心地隐瞒真实想法与客观事实,在言语、政策、行为上不能“冒犯”少数族裔和弱势群体,对弱势群体“极其照顾”(特权),无视强势群体的正常需求,一味要求其忍让、包容、退让、付出等。美国的联邦法律在称呼少数族裔时,不再使用东方人﹝Oriental﹞和黑人等“具有歧视性的词汇”,分别由“亚裔美国人”和“非裔美国人”取代。除了这两个称呼,“讲西班牙语的人”、“爱斯基摩人”和“印第安人”也将分别由“讲西班牙语的美国人”、“阿拉斯加州原住民”和“美洲原住民”代替。

政治正确的支持者倾向采用“中立语言”(inclusive language)、“文明语”(civility)来形容政治正确。反对者则认为政治正确属贬义词,与假道学、过度敏感、斤斤计较的意义近似。

政治正确起源于美国19世纪的一个司法概念,主要是指在司法语言中要政治正确,即吻合司法规定或符合法律与宪法。然而这一司法概念到了上个世纪80年代,却逐渐演变成为“与大众舆论相吻合的言论”。也就是说,在日常生活谈话中,凡不符合占大众优势的舆论,就被视为“政治不正确”。

政治正确不仅限于国家政治层面,同样也可以存在于较大的社会机构内部。其以言论影响观念这一认识为基本理论前提,以某一明确的、有确定立场的政治理念为基本准则,直接干预处于该社会群体内的人群的思想观念。

无论是社会主义国家还是非社会主义国家,政治正确对以下人员来说,都是特别重要的事情:

  • 官方或者私人所属的宣传机构从业人员。
  • 政府官员、议员、政治人物、教师等公共事务参与者、管理者或具有影响力的人士等。

政治正确最大的一个毛病,就是无视事实,对弱势群体提供“特别关爱”,弱势群体要求提倡的一切都认为是“正确”、“可行”的,不管会对社会造成什么负面后果,都要支持弱势群体的所有观点和言论。只要摆出平等、多元、自由三大口号,就必须得支持、包容。

然而事实上,平等、自由是针对弱势群体的,对强势群体可没那么友善,比如言论自由是只限于弱势群体的,一旦强势群体对弱势群体的观点有异议,那他可不受言论自由的保护,反而很可能会因为他的言论貌似“歧视”了弱势群体,就遭到牢狱之灾,甚至倾家荡产。

很多人都羡慕美国的种种,其中常被提到的就是美国的“言论自由”,仿佛在美国就可以想说就说,畅所欲言。但是事实仿佛并不是这样美好,但凡对美国有些了解的人都知道,在美国,只要你不是自言自语,你的言论自由的面前就有一条“政治正确”的红线,上至总统议员,下至新移民,政治正确都是一条不得不被遵守的潜规则。

去政治正确化,世道崩坏是从攻击直男开始的你怎么看?

美国的政治正确强调民众在种族、性别、宗教方面的平等,仿佛不应该被反对呀,但为什么如今美国很多民众都对满口政治正确的民主党极度厌恶呢?难道他们都是白人至上主义者,都是非要和政府对着干的无政府主义者,都是宗教原教旨主义者,都是男权主义者?这自然不是真正的原因,民众反感政治正确真正的原因在于两点:1、对政治正确的强调已经达到了矫枉过正的程度;2、政治正确已经被政客作为吸引选票的工具。

西方的政治正确支持者是左派(左翼),而反对政治正确的则是右派(右翼),两者区别很明显,前者讲究“凡是”,后者则往往会加个“但是”。当一个人说:所有种族都是平等的,凡是黑人就不能冒犯,无论他们怎么样,我们都要给他们更好的。而另一个人说:但是,如果黑人学生的成绩确实很差,那我们也不能强求他们的入学人数和亚裔学生相同。谁是左派,谁是右派,一目了然。

西方有句谚语:“年轻时不信仰左翼的人是没良心,成熟后还迷信自由化的的人是没脑袋。”

“自由是要付出代价的”,这句话有着比其表面上更加深刻的内涵。在很多人看来,自由就是一种无拘无束的状态,不牵涉到什么成本、代价之类的问题,而这显然是大错特错的。自由,是需要付出很高的代价才能得到的奢侈品,而这些代价包括世界变成无秩序社会,世界到处是纷争混乱。这世上从来没有绝对的自由,无限制的自由不是任性,而是无理取闹。

现象分析

黑人

在美国,一个白人和一个黑人在同样的状况下因为警方的过度执法死亡,前者不会引发任何骚动,后者则一定会引发游行;前者的死者家属得到的赔偿(来自政府和社会)也往往会比后者低。那么,这种现象难道不是政治正确吗?难道不是反向歧视吗?更有统计表明,被指控“对黑人民众过度执法”的警察中,白人的比例并没有明显的高于黑人。

去政治正确化,世道崩坏是从攻击直男开始的你怎么看?

如果大家留心看好莱坞电影,会发现导演一般不敢轻易把黑人塑造成反面形象。事实上,无论是《费城故事》里的黑人律师,还是《肖申克的救赎》里的黑人狱友,黑人总是代表着勇敢、正义、智慧的形象——从这个小细节可以看出,好莱坞导演们在塑造黑人形象时的战战兢兢——谁也不愿像Lott一样惹一身麻烦。

政治正确的文化不是解决了问题,只是回避了问题,黑人犯罪率居高不下,不会因为你电影里把黑人全部塑造为好人而改变。

性别

在2013年,美国加州的参众两院审议通过了[AB1266法案],也就是著名的厕所法案。这个法案规定:在加州的学校中,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自认性别选择更衣室、浴室和厕所等设施。也就是说,不管我是男性、女性还是跨性别者,只要我认为自己是女性,就可以去女性的厕所、浴室和更衣间(即便没有变性)。

试想,这个法案基于保护性别平等的目的,但是否会伤害到其他人的利益?毫无疑问,这个法案的通过会大大增加学生遭遇性犯罪的概率。这种案例数不胜数,为了消除用语中的性别歧视并提升性别包容性,美国内布拉斯加州要求各个学校停止使用类似男孩、女孩之类的词语,北欧也出现了禁止使用男性、女性、他、她等性别词汇的现象。

性别平等,理应是在正视男女真实存在的差异上做到最大限度的平等。而政治正确主义者们,却认为男女无性化=性别平等,完全无视男女客观存在的差异,从根本上破坏了性别本身的概念。不在对男女真正有益的地方下功夫,去专注于社会无性化、男女穿衣自由等美其名曰:平等、自由、多元、包容的花拳绣腿。

以上都决定了男女各自适合的审美形象不同,就如裤子虽然男女皆可穿,但是女性的裤子彰显曲线,男性的裤子宽松舒适;裙子也有男式裙,但是却不像女式裙一样短而蓬松;长发短发都是男女皆可,但是男式短发/长发和女式短发/长发又截然不同一样。

去政治正确化,世道崩坏是从攻击直男开始的你怎么看?

面对一个异装者,政治正确主义者会说:“男女穿衣自由,该服装、发型不是男性/女性专属,他人无权干涉”。而真正的多元化平权主义者会说:“跨性别者拥有着装打扮的自由,性别不应该只看生理,他人无权干涉”。不管政治正确如何提倡穿衣自由,时尚界如何推崇中性化和无性化,审美始终差遣着人们把同样的衣装发型一分为二。诚然,跨性别者想要如何打扮都是个人自由,他人无权干涉。但政治正确主义者们借跨性别者的平权之风,将性别观念连根破坏,这种过度自由,过度强调政治正确,难免矫枉过正,最后可能会引起社会混乱。

难民

欧美、北欧的各个国家现在都出现了穆斯林难民性侵女性的现象,按照文明社会的常识,犯罪就要受罚,这本来是件很简单的事情,法律的重要作用就是通过评判和惩罚来遏制犯罪。可是政治正确一旦搀入其中,同样的犯罪就不再受惩罚了,因为犯罪的人是政治正确所要保护的群体。

好吧,政治无比正确的政客满意了,警察当然省事了,那些穆斯林的难民可以免费自由的享用女性,自然爽极了,这个事情岂不是皆大欢喜了。可是不是漏掉了什么?那些女性的血泪谁来擦净,她们心灵的创伤谁来抚慰?她们家长的愤怒和无奈谁来给个说法?

曼海姆的左翼党女政客和卡塞尔的3名女中学生都被难民性侵,然而她们却都首先选择了沉默,因为不愿败坏难民的名声;丹麦17岁少女反抗难民强奸,被司法追究交罚款,因为她不尊重难民,难民强奸犯被免于起诉,罚款用于补偿难民强奸犯;挪威男性政客在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