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2月23日讯 针对中国足协主席宋凯近日表示“明年管办分离了,联赛我也不管了”的言论,媒体人葛爱平在《东方体育日报》上发表专栏文章进行点评。他指出,实现管办分离的背后必须有真正的法律和监督保障。
根据报道,在央视《足球之夜》的节目中,宋凯提到:“明年开始,中国足协将只负责国家队、青训以及社会足球,而不会再管理联赛。这一变革将在明年初正式实施。”对此,我完全赞同宋主席的观点。然而仔细思考之后,这个问题似乎并没有那么简单。
首先,“管办分离”这一口号已经喊了几十年,但每位新任职的足协管理者都曾做出类似承诺,却始终未见实质性变化。尤其是在中超联赛,各项事务往往还是由足协会最高层来决定,可见改革面临着巨大的困难。
造成这种困境最主要因素是利益驱动。中超联赛运营涉及大量经济利益与资源配置,是整个足协最大的资金来源。如果掌握权力的人选择放手自流,那势必会影响整体运作。此外,目前虽然设立了中超公司作为职业联赛独立运行机构,但其实际操作空间仍然存疑,如果仅仅是一个执行机构,那么它存在的意义就大打折扣。在国际成熟市场背景下,相比于国外完善的职业联盟体系,中国目前依旧显得相当薄弱,不具备全面接收赛事管理权限的能力。
更重要的是,即便高层不断强调要实现“管办分离”,但缺乏切实有效且具有约束力的法律或监管措施,使得相关人员即使愿意推动此事,也难以落实。因此,我们欣赏宋主席所表达出的良好愿望,但是希望与现实之间还需要建立起坚固而明确可行的一套执行机制,这是至关重要的一步。那么如何确保这些良好的想法能够转化为行动呢?这就要求我们制定清晰明确法规、政策及制度,以提供必要保障。
为了实现真正意义上的“管办分离”,需通过法律框架明确各方职责,并强化职业联盟组织功能,同时接受市场和公众监督,从而确保改革逐步落地生根。因此,尽管宋主席展现出了积极态度,但考虑到多年来中国足球发展的停滞甚至倒退,需要的不只是空洞的话语,更需要系统性的解决方案,通过健全体制进一步巩固和完善这一改革,让专业化、自主经营的新型联赛得到充分发展。同时,应保证任何个人无法干预该过程,并须受到公众监控。从长远来看,中国职业篮球应走向一种既不同于过去,又能融入全球竞争格局的发展道路.
最后,我们不得不问:是否所有决策者都已做好准备迎接这样的改变?否则,仅凭一句慷慨激昂的话语,很容易导致最终结果令人失望。而正因如此,多年来中国足球事业一直徘徊不前,其中的问题亟待深入剖析并加以解决。
暂无评论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