崇祯皇帝

崇祯皇帝是个怎样的人

你说的是朱由检吧!崇祯皇帝勤政、有为、自信,但又多疑、刚愎和燥苛,是一个性格复杂多样的人,历史上对他的评价也是颇多同情。

我帮你查了一下,给你一个比较权威的说法:

思宗可能是明代皇帝中性格最为复杂的一个。正如一位学者所说,思宗身上集成了机智与愚蠢、胆略与刚愎、高招与昏招等等。在复杂性格的背后,是复杂的政治形势。农民起义、后金军队的入侵、灾荒,以及大臣之间的权力斗争,都是思宗面临的难题。这些难题的处理结果,是否成功都很正常。孟森曾说:“思宗在万历之前,非亡国之君;在天启之后,则必亡而已矣!”思宗去世时,也是这样自解的。之后的历史学家普遍对他抱有同情,认为崇祯皇帝的一生是“不是亡国之君的亡国悲剧”。然而,人才何代无之?关键在于知人善任。然而,崇祯朝是“有君而无臣”。思宗虽有治国之心,却缺乏用人之道,最终酿成亡国悲剧,未必无过。同时,孟森也指出思宗“苛察自用,无知人之明”、“不知恤民”。所以,虽然他勤政、自律、立志有为,但却很无奈地成为了亡国之君,这样的境遇让人同情;然而,思宗用人不当、缺乏信任感、对下属过于严厉,最终加速了明王朝的灭亡。

他的自信和有作为体现在他对魏忠贤的处理上。

明末松江名士夏允彝对思宗在处理魏忠贤之事上给予了好评。后来的史学家如谈迁等人,也对思宗在此事件中表现出的稳重和决断给予赞叹。然而,他的政治才能却如昙花一现。在接替兄长的皇位后,思宗很快进入角色,成功排除权倾朝野的魏忠贤,这是他做得最成功的事情之一。

但他的多疑与刚愎在对待袁崇焕事件中表现得尤为明显。

崇祯皇帝是个怎样的人,为什么对于袁崇焕的争议那么大

思宗通过自身的成功清除魏忠贤,显然让他对自己的政治才能产生了过高的估计,最终造成了自信变为自负,进而转向刚愎自用。因此,尽管他是一位勤政的皇帝,但他事事亲为却没有取得好的效果。正如他自己所说,他虽不是亡国之君,但所有事情都似亡国之象。他杀袁崇焕的决策更是愚蠢之极。

袁崇焕是广东东莞人。由于来自南方,思宗私下称他为“蛮子”。袁崇焕的军事才能在当时显著,崇祯即位后任命他督军事务,充分显示出思宗的信任。然而,仅仅三年后,袁崇焕就在北京被凌迟处死,史学界对他之死有多种解释,其中最重要的原因还是思宗的决定。仅在三年前,二人之间的信任与交流再无比较,其间的变化充分表明崇祯对袁崇焕态度的转变。

其实,皇太极的反间计很简单,完全效仿了《三国演义》中周瑜利用蒋干盗书的故事。在后金军队逼近京城的敏感时期,思宗因听信谗言决定了袁崇焕的命运。最终在崇祯三年,袁崇焕被处死,李自成等农民起义势力也因此得势。思宗似乎从未从自己的失误中吸取教训。

而他的燥苛则表现为对下属要求极为严格。

孟子曾说,亡国的君主往往将臣人视为奴役。思宗便是如此,他对大臣的严厉、刻薄超乎人们的想象。他希望迅速改变长期存在的陋习,甚至不自知地变得愈发苛刻。一个过于苛求的皇帝之下,是不容易出现英雄式的大臣的。后世史学家感叹崇祯朝是“有君无臣”,实则因被滥杀的大臣最多。谁能在这样一个频繁变动和残酷打压的朝代中有所作为呢?

皇帝的严格督责越狠,臣下反而越不敢担当;皇帝越勤于政务,臣下就越发偷懒。晚明学者刘宗周在批评思宗的奏折中指出:“求治之心操之过急,不免酿为功利;功利之心不已,转为刑名;刑名之不已,流为猜忌;猜忌之不已,积为壅蔽。”崇祯朝的政局正是如此恶性循环,最终导致了众叛亲离的结局。

为什么对于袁崇焕的争议那么大

袁崇焕作为抗清名将,争议颇多。被处死后,很多百姓抢食他的肉,而到了清朝乾隆时期,反而受到赞赏。对他的评价历来褒贬不一,明朝百姓对他的厌恶主要源于以下几点:

1. 擅杀毛文龙

崇祯皇帝是个怎样的人,为什么对于袁崇焕的争议那么大

毛文龙是明朝任命的东江总兵,他在防守北部时发挥了关键作用。可惜因袁崇焕的嫉妒而被杀,导致明朝北防崩溃,后金顺利开展进攻。

2. 自毁长城的袁崇焕

明末三大主力为袁崇焕的关宁军、毛文龙的军队及朝鲜军。袁崇焕杀掉毛文龙后,朝鲜军的覆灭也在其手中。崇祯七年,袁崇焕未能及时救助朝鲜,以致其投降。

崇祯皇帝是个怎样的人,为什么对于袁崇焕的争议那么大

3. 老百姓受战乱之苦

清军围攻时期,袁崇焕虽打退敌军,周边依然遭空袭而苦,百姓民不聊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