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的足球生涯 15
我们的教练老任不负责训练,而是作为总教练来管理整个教练团队,相当于总经理。每个年级队都有两个教练,这些教练大多数是职业球员出身,但名气都不太大,很多人甚至连一线队都没踢过,均遭遇淘汰,考取了青年队。
这些被职业队淘汰的球员有的去找工作,有的继续上学,还有的则成为青训教练。这些人有一个共同特色,他们在各地的野球场上活动得相当频繁,而作派通常也颇为牛气,表现得像个大腕儿。他们虽然经验丰富,但在比赛中犯规时,经常出脚狠,常常引发冲突和打斗。
我们初一时的教练人还不错,对我们的训练很负责,专业水平也相当高。我印象深刻的是,他总是带着数码录像机,在训练和比赛时录制视频,并结合录像向我们一一讲解个人的优缺点,让我们了解需要改正和提高的地方。
他还要求我们看过视频后写训练总结,解释比赛情况和得失球的原因,通过这些分析来提高我们的球商。他让我们从自己所踢位置的角度剖析和理解比赛,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。
后来,他去了某支中超球队的青年队任教。老任说他是个有追求的人,离开是必然的选择。那时我们这些孩子并不明白,其实这些教练就是我们将来的样子,但因为年轻幼稚,看不到职业足球的残酷性,因此怀揣梦想,依旧充满希望,才能激发奋斗的动力。
除了这些训练外,我们还接受了一位老教练的技战术训练。老先生是某体大退休足球教授,曾是某足协副主席的博士生导师,学生中还有足协某党组书记和某中超著名主教练。
老先生人比较儒雅,对我们非常和善,像对待小朋友一样。我第一次听说足球方面还有大学教授,过去没接触过足球战术理论,几节课下来获益匪浅。我明白了各个阵型的利弊和整体防守的基本概念。
作为后卫的我特别关注他关于防守的讲解,学习如何保持适当的距离,如何判断对位球员的特点,以及不同球员的防守策略等。他给我们上了十多节课,要求每节课都记笔记。至今,我还保存着当初的那个红色笔记本,尽管字体有些稚嫩,却承载着我青春的回忆。
每个孩子的青春记忆都是丰富多彩的,尽管我们这些训练足球的孩子相对单调,过着训练和比赛的生活,但对青春的怀念却是共同的,那种难以捉摸的向往依然带有一丝美好。
但也有一个问题,老先生教授的知识常常在激烈的比赛中被遗忘,显得没有实效。有人背后说这些都是纸上谈兵,甚至质疑中国足球的教授若真厉害,早就成了世界强队。但其实这些教导对我仍有帮助,我在防守时保持良好的距离,始终不急于扑铲,给对方的突破机会很小。
初一到初二上半学期,我一直是铁打的主力,然而随着初二寒假的到来,我逐渐显露出身体上的劣势,发现自己在队里愈发矮小,速度上也不占优势。记得百米的最好成绩是12秒多。
其他孩子的早期发育让他们较我高出许多,真的如春天的小树苗一夜之间长高,而我却犹豫地留在原地不前。青少年时期身体的影响尤为显著,身体优势在比赛中实用性很强,身体较瘦的我面对高大的对手,在对抗中屡屡吃亏,尤其在边路时,被对方的后卫一挤,我和其他队员就合不拢嘴了。
到了初二暑假,我成了替补。虽然我性格好强,但心里仍旧难以接受这个现实。正巧换了新教练,初一带我的教练去了某中超的青年队,而我觉得新教练不看好我,对我态度冷淡。心生气意气用事的我,暑假逃避比赛。
没想到,这次冲动让我失去了一次去中超青年队的机会。替补的孩子被某中超青年队看上,等到了初三的寒假就签约了。当时和我关系不错的队友说:“如果是你参加,或许人家也会看上你!”听后,我满心懊悔。
当然,这也不能确定我若去就一定有机会。可这次机会,确实是愚蠢的丧失了。机会来临时若不珍惜,冲动是要付出代价的。不过,正如塞翁失马,焉知祸福,暑假期间我获得了个人生中唯一的一次冠军。
得这冠军因我认识了一个后来对我帮助很大的人——崔哥。他当时二三十岁左右,鼓着鼻子,身材中等,略微发胖,以至于腹部显得特别突出,衣服看上去像是隐身着一个小铁锅。虽然他长得还不错,却因为肚子而显得不协调。他的个子虽小,但气场强劲,总是笑容神秘,让人就觉得亲切。
崔哥家境不错,自小父亲是包工头,做出了建筑公司,后来更发展为房地产公司。在就读期间,他虽然并不擅长踢球,却对足球的理解颇深,与我更新了许多对足球的认识。
崔哥有一个愿望,就是希望能够赢得北京百队杯的冠军。按他所言,自己小时候参加过几次,均未能成功,既然自己踢不了,那就要组建一个队伍追逐这个冠军。
北京百队杯在北京足球圈具有深远意义,是一项非常草根的赛事,任何人都可以组队参加,已在无数孩子心中种下了梦的种子,成为他们足球记忆的一部分。
崔哥组建了几支队参加比赛,可惜成绩始终未如理想,但他执着不放手,誓言不夺得冠军绝不罢手。这次活动是小志帮我联系的,小志就是我们学校足球队的特长生,彼此间关系不错。
第一次见到我,崔哥其实并不相信我实力,称我“这么瘦”算不算能踢球。但经过几次比赛,崔哥认识到我的能力,考量之间便宣布我成为队长,还为我们举办了建队仪式并请客吃饭。
我记得那是我长这么大第一次去豪华饭店吃饭,喝了人生第一杯啤酒,尝了人生第一支烟。当时崔哥的女友在场,真是大开眼界。
夜晚霞光辉映,伙伴们在一起的欢乐气氛,打消了心底的孤单。虽然时间久远,这些记忆仍让我受益匪浅。
吉林大学和平校区足球联盟社团资料
吉林大学和平校区足球联盟社团拥有强大的教练团队,主教练孙彦是副教授,持有国家B级教练员资格。助理教练武朋担任讲师,亦具备国家C级教练员资格,经验丰富,为社团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。
自2006以来,孙彦与武朋教练带领的队伍取得显著成绩,在吉林省运动会大学生足球比赛中获得第三名,而在“百事可乐杯”长春市大学生足球赛中连续五年夺冠,展现了强大的竞技实力和团队合作精神。
社团队员阵容包括来自商学院的贺胜德、经济学院的胡继立以及哲学社会学院的赵海英和王博等。他们的加入为团队增添了活力和多元化。
吉林大学和平校区足球联盟成立于2004年10月16日,受共青团吉林大学农学部委员会领导,社团宗旨是为广大足球爱好者提供一个交流球艺、增进友谊的平台。
体育老师门将、卖牛肉面的前锋战胜北京国安?主教练回应:谣传太大了
在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开幕前几天的11月17日,中国足协杯第二轮比赛中,来自甘肃的县级球队泾川文汇足球俱乐部以点球击败北京国安,这场比赛引发了广泛争论。
尽管媒体称因“业余队”战胜“强队”而引发热议,后续关于泾川文汇各个不实传闻也随之而来,甚至将主力门将戏称为“请假参加比赛的体育老师”。
对此,泾川文汇的主教练尹优优回应称,不应通过贬低自己来美化这次胜利。他认为如果没有系统的专业训练,这样的比赛机会都不可能出现。
在尹教练看来,俱乐部的球员虽然在中冠联赛中被称为业余球员,但实际上他们为球队投入了职业的努力,而这场成功的得益来源于对球队整体水平的坚持与努力。
他也强调,很多球员的工作就是踢球,实际上可以被视为职业球员。在比赛中显现出的能力与团队默契,正是经过训练后形成的成果。
而对于获得关注后,是否有企业联系愿意提供赞助的事,尹优优表示有几家企业约他交流,但最终并未形成合作。接下来的关注仍旧倾向于脚踏实地做好训练与比赛。
人生若只如初见,从一鸣惊人到各奔东西,1999年辽小虎成员盘点
在中国足球的历史上,辽宁足球无疑占据着重要位置。在80年代至90年代兴盛时期,辽足获得了多个冠军,并被誉为“十连冠”。然而,随着职业化的来临,俱乐部经历了起伏,与昔日辉煌渐行渐远。
在辽足辉煌的背后,有一个人物默默耕耘,他就是日后被称为辽足教父的张引,他的构想是组建一批年轻球员为中国足球培养后续人才,他的努力为这支“辽小虎”开启了足球生涯。
通过不断选拔,1975年出生的肖战波成为首批队员,后来带来了更多的年轻面孔,并在日后的比赛中取得了一系列的好成绩,展现了辽宁足球的希望与潜力。
经过数年的积淀,辽小虎逐渐走向职业赛场,优秀的年轻球员如肇俊哲、李铁、张玉宁等人相继崭露头角,成为国家队的主力与骄傲。
但随着年华的流逝与职业生涯的选择,许多曾经的队友渐行渐远,辽小虎从辉煌到各奔东西,留下的是无数充满岁月痕迹的故事与难忘的回忆。
暂无评论
发表评论